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扩频技术
扩展频谱技术是用比信号带宽宽得多的频带宽度来传输信息的技术。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用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它是一种宽带的编码传输系统。
在研究扩频通信技术之前,我们要先研究通信系统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通常是矛盾的。一般情况下,要增加系统的有效性,就得降低可靠性,反之亦然。在实际中,常常依据实际系统的要求采取相对统一的办法,即在满足一定可靠性指标下,尽量提高消息的传输速率,即有效性;或者,在维持一定有效性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不同的扩频技术发展就是在上述的三个方面中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
一、扩频通信的历史扩频通信技术始于19世纪20年代雷达的发明,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分辨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WWII)中,军队对抗干扰也有此思想。
真正有关扩频通信技术的观点是在1941年由好莱坞女演员HedyLamarr和钢琴家GeorgeAntheil提出的(图2-21)。基于对鱼雷控制的安全无线通信的思路,他们申请了美国专利#2.292.387。不幸的是,当时该技术并没有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该专利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到期。1998年6月,Hedy Lamarr将此专利卖给Wi-LAN公司。
图2-21 HedyLamarr和GeorgeAntheil的照片
世界上第一个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是在美国的联邦通信实验室(FTL)于1949年由Derosa和Rogoff完成的,它成功地工作在NewJersey和California之间的通信线路上。
理论研究紧跟其上,1950年Basore首先提出把这种扩频系统称作NOMAS(Noise Modulation And Correlation Detection System)这个名称被使用相当长的时间。
1951年后,美国的ASC(ArmySignalCorps,陆军通信兵)要求进一步研究NOMACS,想把它应用于高频无线电传通信线路,以对抗敌人的干扰。1952年由LincolnLaboratory研制出P9D型NOMACS,并进行了试验。1953—1955年Lincoln Laboratory研制出了F9C型无线电传机系统。
很快,美国海军和空军也开始研究他们自己的扩频系统,空军使用名称为“Phatom”(鬼怪、幻影)和“Hush-Up”(遮掩),海军使用名称为“Blades”(桨叶)。那时设备庞大,是用电子管装的,设备要装几间屋子,使应用受到限制。在晶体管出现后,特别是集成电路出现后,才使扩频系统得到广泛使用。
第一本有关扩频系统的专著是R.C.Dixon于1976年出版的。1978年在日本京都召开国际无线通信咨询委员会公布研究成果。1982年在美国召开第一次军事通信会议,两次报告扩频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1985年美国提出CDMA(码分多址)的概念。同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定扩频通信的标准和规范,逐步转入民用的商业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提出CDMA方式的频谱利用率高于FDMA方式,对扩频通信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其后各公司逐步生产商用产品。
最近的二十几年扩频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例如,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简单,定位精度高,全球使用;通信数据转发卫星系统(TDESS)、码分多址(CDMA)卫星通信系统,特别是NASA和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几乎都使用扩频技术和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这些都属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跳频扩频系统如多种跳频电台和SINCGARS(30~80MHz);跳时-跳频混合扩频型如JTIDS系统
(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我国正式把扩频技术作为国家主要项目进行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
以后在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定位、授时系统中都有使用。今后,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系统、定位系统等领域将会得到进一步广泛使用。
从历史的经验总结,扩频通信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战,即信息对抗-电子对抗-通信对抗;另一个是提高频带的利用率。
二、扩频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