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写在前面的话
近两年,医院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数字化医院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智慧医院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名医院信息化工作者,我在第一时间,在台前幕后,能真切地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新趋势和高科技的浪潮。
高兴的同时,我也感到一丝隐忧:当冰冷科技越进步,人们会更加渴求对象具有温度。
因此,便有了《智慧医院产品观》这个系列的文章。此番写作的目的,旨在权衡新技术的所失与所得,探索交互设计的平衡,让科技回归人性,重拾质朴。
1引言
我在医院工作,陪人看病是常有的事。时间久了,我发现很多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陋习”:
希望医生火眼金睛。希望医生通过患者碎片化的描述、几分钟的面诊等,就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
希望陪同人员呼风唤雨。希望陪同人员能“逢山开路、逢水架桥”,按患者的主观意愿解决他们在医院遇到的各种问题。
希望治疗立竿见影。希望在医院接受的任何治疗都能药到病除,又快又好。
上述问题中,最要命的是第一点。很多患者非常不善于跟医生沟通,我经常眼睁睁的看着宝贵的问诊时间,在医患双方无效的对话和尬聊中消失殆尽。
于是,很多没有达到自身意愿的患者,走出诊室后便开始抱怨,嫌医生下结论过于草率,嫌问诊时间太少。
2 预问诊的由来
诚然,“排队1小时,问诊2分钟”这种局面,一时半会儿没法得到太大改善。但是,大家总不能老盯着“问诊2分钟”来说事儿。
俗话说,临时磨刀快三分。如何利用好“排队1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才是提高“问诊2分钟”效率和结果的最佳手段。
预问诊就是基于这个美好又迫切的目的而出现的产品。它利用患者在候诊室等待的时间,帮助患者提前梳理症状和信息,进而形成一份初步的诊断报告,将其推送给医生。等患者见到一墙之隔的医生时,医生已经对患者的症状有了初步了解。
因为有了“提前预热”,在接下来珍贵的几分钟时间里,医患之间的沟通便顺畅了很多:医生可以问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患者也会减少对医生的埋怨,不会认为病症都没问清楚就下诊断了。
3 预问诊的设计理念
在对市面上流行的预问诊产品进行试用后,我认为:预问诊很大程度上可以“降维思考”为一个特殊场景、特殊人群之间的人机交互问题。
在这个场景中,患者是焦虑而敏感的,急切的想要表达自己;医生是专业而细致的,谨慎地收集证据,作出判断。
预问诊的交互设计,决定了这“一快一慢”之间如何妥协,最终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而预问诊的交互目的,无非是让机器更自然的模拟医生的问诊思路,让患者更积极、清晰地响应问题的答案,为之后的面诊,送上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能力有限,试用多款产品之后,简单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是交互的丰富性:在现实问诊中,医患之间需要对一些专业的表述和术语进行反复的解释确认。这件事在现实问诊中看似简单,但是隔着屏幕,就要通过恰当的交互方式体现出来。
在交互的丰富性方面,很多预问诊产品都有不错的表现:通过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的交互方式,对专业术语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体现了很好的可解释性;
图1:预问诊中的语音交互
图2:预问诊中的视频交互
图3:预问诊中的图片交互
二是交互的可控性:对于交互的可控性,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理解是:交互即对话。人机交互应该把可能的选项和可能性都考虑到,然后为每个选项寻找一个最优解,最后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用户。
在这一点上,预问诊产品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需要优化和改进之处。
先说做得好的地方:在及时感知用户的情绪,以及考虑不同用户的耐受度方面,很多预问诊产品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效果也不错。
隔着屏幕,我能感受到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和产品温度;
比如上图(图3)中,对于“结膜出血”的图片阐述,产品给出了模糊处理和文字提示,把选择和触发的权利交给了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