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文/ 舒婷
编/ 王小
图/
智慧医院的概念被提出只有十年时间,它的基础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HIT)。到底什么是智慧医院,或者说医院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谓之为智慧,世界各国对此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探索,也都在技术驱动引领、数据孤岛整合、流程重塑再造、信息数据共享和安全加持保障等山重水复的曲折之路上艰难迈进。
简单来说,智慧医院就是在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支持下,运营更高效、管理更智能,质量更可控的医院。运营得更好,是指医院资源更为丰富,更具创造力,医院运营成本和效率更合理;更智能,是指医院利用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对医疗质量和安全更具控制力,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求更具洞察力,对医学医疗的发展更具支持力。
智慧医院在改变传统耗时耗人的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集中体现,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中国智慧医院始于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在建设、汇聚、连通这三重境界修炼。
第一重“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在探索引进计算机,尝试电子化进程中,开发出“单机版”以财务清算为主要功能的医院信息系统(最早期的HIS系统)。随后, HIS系统功能从财务逐步转向医疗临床业务,实现对患者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以及医嘱的开立与执行。
可以说,最早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就是医疗和计算机的直接叠加,医疗是医疗,技术是技术。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几乎是参照和模仿传统手工的医疗业务流程。
现阶段虽说早已不是30年前,但这种“山是山、水是水”,割裂地看待信息技术与医疗业务之间的联系,或简单套用手工业务流程,或孤立建设各业务系统,或将智慧医院简单理解为在医院里跑几个机器人的思路依旧会多多少少存在。
这一思路的困境在于,常常会导致“信息、智慧无用论”,只投入,无回报或少回报,信息化建设花费巨大又见不到应有的效果。但不可否认,这也恰恰是意识转变的必由之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善之为善,境界的提升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
第二重“汇”: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重境地,应该是现阶段各医院在建设智慧医院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的发展进步,医院管理者意识逐步转变,医院信息化投入增加,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行业创新应用亮点频现,智慧医院的建设自然也是百花齐放,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不断建立健全院内信息系统,并在《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等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院系统整合集成,数据统一管理使用。
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困难重重。这一阶段已经不再是单一系统建设那么简单了,伴随着一系列变化,如管理思路的转变,顶层设计的补充,旧有流程的重塑,推进应用的压力,成本投入的持续,人才培养的困惑,数据使用的期望,还有国家政策的硬性要求,临床管理、临床科研、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将多如牛毛的碎片系统织补成网,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信息化也成为了打破所有习惯和传统的突破口,信息化建设也已经演变成了医院管理的全方位改革,质量较好的数据开始被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建设效果逐步显现并被医院管理者越来越直观地感受到。
智慧医院建设已不再是信息科一个科室在战斗,信息科负责人仅掌握信息技术已不足以应对,临床、技术、管理,三路业务在信息化的十字路口相遇。因此,有了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这种说法医院信息化智慧应用,何去何从,都要看“一把手”手里的那根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