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病房可视对讲品牌系统 郑大一附院构建“未来医院”,打造开放共享、智能高效的医疗新生态

2023-10-18 12:10

过去患者求医难的烦恼有望被解决。患者初次看门诊时可使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综合档案;再次求医时,医生可以仅凭身份证号查询患者既往的所有就诊记录;患者不仅可以远程线上问诊,还可以通过APP查询检查结果,住院患者一键就可查到住院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及住院各项费用等。这些场景都已经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成为现实。

图为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远程医学中心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赵杰

郑大一附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部共建医院,是具有较强救治能力、较高科研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近日,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远程医学中心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杰接受新华网专访,详解郑大一附院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探索和亮点。

医疗行业数字化和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大势所趋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赵杰认为,意见中提出的三大转变要依靠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医疗行业数字化和数字化医院建设都是必然趋势。数字化医院建设要紧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立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数字化医院依托数字化平台的云-网-边-端全面协同,围绕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医疗开展应用,实现全域医疗协同,持续优化业务平台,从而提升医疗决策和执行效率,打造开放共享、智能高效的医疗新生态。

在院前,患者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完成智能预约挂号和分诊;在院中,借助5G技术和云技术,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智慧医疗服务,覆盖初诊、检查、诊断、药品配送、手术、住院和康复等全诊疗流程,让患者随时随地获得高效的医疗服务;在院后,智慧医疗区域信息平台依靠各级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跨机构集成个人健康、电子病历、保险支付及其他行为数据,为每个患者建立一份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利用精准诊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智慧围产、智慧成长、智慧关怀、智慧健康和智慧养老等一系列医疗健康服务,确保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连续性,实现各阶段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同时,通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院绩效管理、医院后勤管理和医院安全管理等智慧管理应用,促进医院的高效发展。

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郑大一附院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郑大一附院包括河医院区、郑东院区、北院区、南院区4个院区,年均门诊量780万人次,出院病人 68 万人次,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郑大一附院深度应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承载日常超大业务量的并发运行,建设智慧医院。

郑大一附院通过建设大数据处理平台,全面采集院内数据、远程医疗数据、基因组学等医疗数据,通过对多模态医疗大数据的清洗、融合、共享交互等数据处理,实现专病数据的结构化和标准化,不仅能对院内提供服务互联网医院的定义是什么,还能对其他医疗机构、社区及区卫平台提供帮助,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在5G专网建设方面,郑大一附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5G医疗试验网建设,搭建具备临床应用条件的5G-SA智慧医疗专网,依托前期建设的远程医疗专网体系和5G医疗专网,实现全省乡级以上区域的全面覆盖,赋能省、市、县、乡、村的全场景医疗业务,从院内、院间、院外三级联动让医疗业务不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实现了医疗业务的协同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上一篇:病房呼叫系统 智慧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解决方案
返回
下一篇:医疗对讲系统 可重构计算的详细介绍与发展状况和未来方向 - 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