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一支笔,一幅画,“画说”健康那些事;简陋的方舱、满满的激情,“方舱小课堂”迎来“三连击”点赞……最近,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市健康促进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召开本市第二场医疗机构健康促进工作系列交流推进会,仁济医院刮起的一股科普风潮引人关注。
从专家教授到年轻医务人员,在繁忙工作之余投入“花式”科普,全员科普的氛围掀开一种新的探索:严肃的医疗,可否生动的表达?
“班主任”来了,打造医院里的“科普IP”
“我姓班,所以为系列科普取名《班主任来了》。”这个春天,仁济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班海群火了一把,在今年的大上海保卫战中,以感染防控和个人防护为主题的“班主任来了”系列抓人眼球,其中的《住院病人如何做好防护》《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等广为转发,更带动“班主任来了”防疫表情包问世,“戴口罩”“抱住绿马”……“班主任”在表情包里不忘“敲黑板”。
“疫情前,老百姓甚至医疗行业对感控的关注度都不高,没想到,冷门专业迎来科普的春天。”班海群说,视频起初是面向本院医护“敲黑板”,没想到“火”到院外。“班主任”10期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5万人次,其中“正确穿脱防护服”的视频流传最广,不仅热转于上海的社区群,班海群原在国家疾控工作的老同事告诉他,一名浙江专家到安徽指导防疫,在用“班主任”的视频培训基层人员。
仁济医院顾卓伟医生的临床专长是妇科内分泌疾病,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因科普走红,病人们会循着科普作品找到他的门诊,同事间“看多囊找顾医生”被口口相传,江湖人称“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妇产科男医生”。
医学科普铺天盖地,顾医生凭啥“突围”?竟是“画说”。以漫画说科普,顾卓伟逐渐形成自己的“辨识度”,他在《“女汉子”与“大姨妈”的爱恨情仇》里趣说“多囊”最具特点的体征,在《这世上真有“后悔药”》里厘清对紧急避孕药的误解。科普漫画的道路上,顾卓伟结识了一名交大医学院新生,他们合作已有近1000张漫画,第一部漫画科普书出版在即。
让专业的科普占领“主阵地”,打造医院里的“科普IP”,仁济医院着力打造立体化科普体系,在原有院报、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基础上仁济医院公众号付费,开辟视频号等新平台。目前,仁济医院全院超过50%的临床科室已开通微信公众号或视频号,形成庞大的健康科普矩阵。在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开设的“仁济科普”专栏,粉丝数已超250万。
超越诊室的边界,优质科普承载医学的温度抵达更广阔人群
投入健康科普,这群医务人员很认真。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全面放开,营养科徐仁应医生明显感觉到大众对学习备孕期的营养知识诉求强烈。“我们发现,大家都关心准妈妈怎么吃,又是控制体重,又是补叶酸,而对准爸爸基本没要求,其实不然。”徐仁应的科普文《男人也要备孕?当然!孩子的健康和父亲有很大关系》在“仁济医院就医服务号”上线后马上引发关注,还登上了热搜。不少患者或打电话或在后台留言,希望医院继续推出相关科普。
从受众需求出发深耕细作,这群医务人员反复琢磨着“接地气”的健康科普。今年3月的新冠战疫中,《秦主任方舱小课堂》开讲。仁济医院胃肠外科秦骏医生在拍摄条件有限的方舱里,以饱满的精神给大家说“进方舱要准备啥”“出舱三个月内为啥要单人单管”,这名操着一口“沪普”的方舱医生意外“圈粉”。回归工作岗位,一名来看门诊的老爷叔对他说,12期视频他一期不落,“秦主任,我家有人当时在你们方舱,听到你们这么说,我真就放下了心。”
“从编译《医书五种》,到推广牛痘接种,再到大力宣传推广外科消毒法……作为上海开埠后的第一家西医医院,纵观仁济医院170多年历史仁济医院公众号付费,仁济先辈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始终积极投身健康教育,孕育了医院健康科普的雏形。”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说,挖掘科普历史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历史文化的新底蕴,尤其是在我国医学体系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型中,仁济医院将健康理念融入医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策略,通过挖掘历史、创新形式、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四大途径,形成了以“科普文化”为导向的医院新文化建设思路。
目前,仁济医院已建立集培训、实践、展示为一体的全方位科普能力提升体系,举办“科普嘉年华”“科普创造营”,大力培养健康科普队伍。门诊可以看的患者是有限的,医学科普抵达的大众更广阔,面对医家科普收获的点赞小红心,医生说“每个点亮的红心是对知识的敬意”,更是医患另一种“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