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资本市场左冲右突、摸爬滚打了近10年,仍然面临一系列待解难题:互联网医疗平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公立医院处方外流后,市场怎样才能真正接住?互联网医院的出路是公益还是市场?
无论是增速,还是渗透率,互联网医疗都慢下来不少。
甚至和两年前相比,互联网医疗用户只增长了不到9%,使用率更是下滑了接近一个百分点。从用户规模看,疫情并未推动互联网医疗的爆发增长,而是为其带来不少阻力。
赛道内玩家也不好过。一方面,难解亏损成IPO拦路虎互联网医疗saas平台,圆心科技、微医均深受其扰,已经成功上市的叮当健康、智云健康同样一波三折;另一方面,卖药、卖设备依然是互联网医疗玩家的主业务,数据和技术变现难度仍然比较大。
这些玩家背后的互联网巨头们也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从砸钱力度来看,最擅长投资的腾讯今年在医疗赛道的投资动作明显变少,而且更倾向于投资医疗器材、生物技术等硬科技领域,阿里京东则更专注于战略合作,没有大的收购外部股权动作。
今年收缩业务是大厂们的主旋律,一个难赚钱、难融资、步入存量时代的赛道,显然没什么吸引力,巨头们对互联网医疗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
对于互联网医疗的盈利能力,它们短时间内已经不抱有太多的期望,但对于医疗科技,或者互联网医疗长期带来的颠覆,它们仍然抱有比较坚定的信心。
卖药仍是主线
最近两年,玩家们在医疗赛道的战略重心调整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医疗数字化和智能化,比如药企、医院类SaaS服务,一个是医疗硬科技,比如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等。
由于互联网医药过去一直被诟病只会卖药,所以互联网医疗玩家都想甩掉卖药的标签,向医疗服务和数字化靠拢,比如平安健康、京东健康都推出了家庭医生类服务,阿里健康为药企定制数字营销服务等。
从财报来看,这种战略转变和业务投入有一定的效果,玩家们的数字和科技属性有所增强。财报显示,,京东健康线上平台、数字营销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长46.2%,智云健康医院医疗用品及SaaS营收增长157.4%。
但目前来看,医疗数字化具备变现能力的主要方向还是企业营销,仍然还是和卖药、卖设备、卖检测服务密切关联。有玩家虽以数字化、智能化、SaaS化字眼来包装自己的业务属性,但其中重要的营收组成还是设备、药品的销售。
大家都想拓展卖药以外的更多收入,但是相当长时间内,卖药仍然会是互联网医疗玩家的变现主线。
第一,药品等医疗用品正在迎来更多的政策利好,市场在不断扩大。从政策端来看,扩大网销药品的范围、支持互联网医疗一体化服务、改善结算模式、逐步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体系是长期趋势。
尤其是更多处方药及医疗用品进入线上渠道,已经成为推动互联网医疗玩家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财报,阿里健康自营医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5%互联网医疗saas平台,京东健康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的商品收入同比增长48.6%。
第二,头部平台推动医药O2O渗透率不断提高,线上买药用户群不断增长。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本地生活平台均在同城药品配送业务上有加码,要么合作药店规模快速增长,要么自建药品仓库提高送药效率和覆盖能力。
从需求端来看,即送买药服务正在成为年轻人购药的核心渠道,即时配送玩家一旦把握线下药店规模优势,将能很快把药品配送的销售额做起来。针对这个持续爆发的市场,资本的目光不会转移,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加码,还会带动医药O2O赛道的大跨步增长。
B端场景更乐观
虽然卖药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生意模式,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其他的场景机会。前面提到B端数字化、智能化,其实正在向互联网玩家们释放更多的机会。
宏观来看,药企、药店、医院作为互联网医疗场景的三大主要B端角色,正在享受到更多互联网化、数字化升级的红利,主动向互联网医疗玩家和平台靠拢。
第一,来自政策端的放松和鼓励;第二,来自平台端的全面战略支持;第三,来自内部运营管理销售的数字升级需求;第四,来自终端消费习惯改变。
对互联网医疗玩家来说,B端大场景正在涌现更多的机会,商业变现也越发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