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在厦门,一家医院在患者就医时,在同一张卡上就可以看到上家医院做的所有检查和处方,了解药物过敏等全部既往病史,还可以实现支付功能。
医院数据的互联互通,相当于竞争对手通过患者授权,相互看到各自的底牌。
这场信息化改革一度被称为“厦门模式”。由三任卫生行政部门一把手,贯彻同一个改革方向,持续推进。
但“厦门模式“这个称呼还是没能保持,不是因为模式的消失,而是因为它很难复制。
某市来厦门取经,回去花了2亿元,失败;某一线大城市花费了几十亿,也没做到厦门的程度。而厦门,只花了3千万。
2018年初,厦门市政府斥巨资和上海复旦大学合作、花费数年建立的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终于开始全面接诊,但在短短一个月内,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它收到了不少市民的意见反馈。
管理层百思不得其解。这所三甲医院从硬件到软件,都极其“高大上”。初衷是为了补充厦门医疗的短板,希望借此引入极为优秀的上海大专家资源,专为厦门老百姓治疗疑难杂症。
论医疗技术,说它是当地顶级,都无人质疑,但患者有意见的不是医院的医术,而是为了一个看似非常不起眼的流程:厦门的患者线上预约医院的门诊号之后,到医院还需要经过排队取号,多花费那几十分钟,让老百姓非常不满。
先线上预约,再去医院取号,在各地医院司空见惯。但对厦门的老百姓而言,需要等待就是退步,就像习惯了智能手机,却又回到了传呼机时代。
△ 微信公众号“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医院门诊预约界面
早在十年前,厦门的患者直接线上预约医院号源,就可以精确到以分钟计。来到医院,无需挂号,即能直接看诊。以至于在厦门乃至福建省最大的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大厅的挂号窗口区域,9个窗口开了5个,每个窗口前排队的只有五六个人。第一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赵敏解释:“如果院长看到这么多人排队,会批评,平时每个窗口前只有两三个人排队。”
这让人根本想不到它是家日均接诊1.2万人次的超级医院,门诊人数甚至高于上海瑞金医院。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A区挂号区域,拍摄于工作日下午
这一不起眼的就医体验的改变,背后却是极其复杂的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一直以来,医院将自己的患者数据视为至宝。包含药费、诊疗费、检验报告、处方等信息的数据,如果实时上传到行政管理部门,就等于亮出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医院的任何问题,都无所遁形。在以监管严格著称的福建三明医改中,医保部门尚需到各个医院去调取数据。医院的抵制,成为数据互联互通最大的阻力。
而厦门市所有的医院,不管是公立三甲,或如知名民营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患者所有的就医数据,都实时上传到市卫健委建设的云平台。卫健委利用海量的数据,不断推出一个个应用产品,“全预约”就诊系统只是其中开发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2009年起,厦门市卫生局开始建设该预约系统,支持市民通过电话、网站、微信公众号、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数据计算帮助大医院的人潮分流,市民线上预约后,大数据收集各个医院的门诊信息,计算出每个医院的余量后,再将号源推荐给市民。此外,由于当地卫生部门与人社部门沟通顺畅、达成共识,基于数据互联互通,可以用于支付、结算和电子健康档案多码融合的居民电子健康卡也被推出。
厦门的数据互通做到什么程度?一家医院,在患者就医时,使用同一张卡可以看到在上一家医院做的所有检查和处方,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等全部既往病史——这相当于竞争对手们通过患者这一授权,相互看到各自的底牌。
早在2005年,厦门市卫生局借助301医院的一项课题,开始进行医院数据互联互通的建设。五年后,某计划单列市来厦门取经,回去后花了2亿元,失败;数年后,某一线城市花费了几十亿,将所有的医院都接入最先进的光纤,也做不到厦门的程度。而厦门做成这件事,只花了3000万。
一位深度参与其中的人士感叹道:“这根本不是花钱可以搞定的硬件工程,而是打破医院思维的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