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认为,作为医院管理者,要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数据共享互认加快“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推进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实现跨省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实现医院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同时,可将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
然而,全国各地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医院之间、医院与区域平台之间数据接口难以互联互通,“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现象大量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在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方认识不到位,标准和规范执行不到位。
为此,《“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二级及以上医院持续完善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整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推进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医疗业务协同一体化、惠民医疗服务一站式、精准决策支持一门户、信息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分析利用一平台、数据资源汇聚一个库。
数据“深耕”医疗“热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确立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地位。今年6月,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为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指明了方向。《规划》将“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作为主要任务推动部署,对于推进卫生健康行业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发挥数据要素在多要素配置和协同中的杠杆和倍增效应、赋能卫生健康行业和数字健康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迟蔚蔚指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早但见效慢。“表面上看,是医疗服务的专业性、服务流程的多样性、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医疗数据的敏感性导致了医疗健康数据的互通共享难和卫生健康新基建成型慢。实际上,制约行业数据应用的根本原因,是包括数据要素贡献评价和分配机制在内的基础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国家数字经济领域立法的不断健全和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持续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全面完善卫生健康行业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保障和推动数据要素在行业内外有序流通的能力和基础。
比如,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在开放共享地方法规、制度规范和数据资产管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规划》从深化场景应用、建立管理制度和探索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其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辅助决策、健康管理、药物研发、医疗保险、精准医疗、疾病预防等方面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的重要保障,不断深化在行业治理、临床科研、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合理评价数据要素在应用中的贡献,也是推动医疗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
试点提速医疗大数据推广
数据治理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前提。经过多年的标准化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标准体系已经建立,但在标准贯彻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规划》从3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强化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源头质控能力,建立覆盖业务全链条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聚体系,畅通数据汇聚渠道;加快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复用;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制定大数据分类、分级、分域应用规范,形成一批健康医疗公开数据集。
2016年,国家启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推动布局健康医疗大数据开发应用体系。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了我国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配置中的能力、优势,驱动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集约化、绿色化、均衡化发展,适应全国一体化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有助于健全数据治理和流通体系加快“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带动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生态建设。